“浙江正在加大投放,补齐基础研究的‘短板’。据统计,浙江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从2015年的26.6亿元(人民币,下同)增长到2019年的47.8亿元,年均增长21.1%。”10日,浙江省基础研究工作座谈会暨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七届四次全体委员会议在杭州召开,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高兴夫在会上透露上述数据。
2020年是浙江省高水平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决胜之年。
高兴夫指出,近年浙江基础研究氛围越来越好,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意见》,并吹响了补齐基础研究短板的集结号。“十三五”期间,浙江累计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超8300项、直接经费超46亿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设立两化融合联合基金、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累计投入经费10.5亿元。
围绕当前基础研究工作,浙江省聚焦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制定包括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等16个基础研究计划的“尖峰计划”。2020年度浙江实施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2521项,累计投入2.89亿元,产出包含20个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芯片、全球首个哺乳动物细胞图谱等一批重要原创成果。
此外,该省亦大力提升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任务能力。从2020年起,五年投入国家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8亿元,围绕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新材料领域发展需求每年设立50多个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吸引和集聚全国优秀科学家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持续支持新冠肺炎疫情应急攻关项目研究,争取在疫苗研发、病毒机理研究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完)